听新闻
放大镜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2018-06-28 09:05:00  来源: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 吴维海)

  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贡献作了这样一个重要概括和重要论断: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其中再次提出“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论断,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三个“起来”重要论断直达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底,激起了浓浓的民族自豪感,让更多普通的中国人感受到了国家的文明进步,真切体会到了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历史性巨变。

  “站起来”,是新中国摆脱外来侵略和封建剥削的庄严呐喊

  上世纪20年代开始,中华民族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之下。日本、德国、俄国等列强侵略并分割了中国大片领土,大肆掠夺我国的煤炭等资源。稍后,日本蓄谋发动了侵华战争。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民不聊生,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和各地军阀,为了一己之利,肆意发动军阀混战,普通百姓食不果腹,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人民人缺少基本的生存环境,没有最起码的教育和医疗服务,战争不断,大量百姓四处逃难,夭折或饿死,全国经济长期萧条。中国共产党挽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中,在1921年成立了先进的党组织,发动了秋收起义、南昌起义等,经历了闻名于世的万里长征,实现了战略转移。以工农群众和劳苦大众为最基本的团结对象,以共产主义思想与实践为信仰,抗击帝国主义、封建压迫和军阀统治,历经无数次的浴血奋战,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无数共产党员和革命先烈,为了追求真理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和献血,赢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楼上庄严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时候,全国人们齐声呐喊,欢欣鼓舞,世界各国为之瞩目。东方的巨龙——中华民族,从此,焕发了新的春天,昂首迈入了探索与发展的新时代。

  “富起来”,是我党带领全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践探索

  “富起来”,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需要而做出的历史选择。在经过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期探索之后,我国经济体系逐步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由于共产主义是新生事物,新中国在改革与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我党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1979年推动了影响深远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通过农村联产承包、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社保体制改革、对外设立口岸并实行开放政策等,推动和深化了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市场改革,释放了极大的生产力,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几十年,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相继推动实施了经济转型、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倡议,以及经济新常态的重要论断和战略布局,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民生改善和深度对外开放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为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指明了新的路径。经过长期的、持续的发展和改革,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进入了经济结构合理、发展质量高效的崭新时代。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

  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大家庭已经遍布亚洲、非洲、欧洲等世界各地,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治理的引领者和示范者。我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了国际形象,促进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强起来”,是我党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富强国家的共同宣言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探索,我国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南海岛礁建设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推动中国梦、强军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军队全面实施了适应现代战争和国家安全的军事战略方针,通过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人民军队政治生态得到了显著改善。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形成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我党全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各级党委和政府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状况和风气明显好转。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中央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特权,党的纪律性和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国的形象进一步提升。

  在新的国际环境下,面向未来30年,乃至更长的历史时期,我党和各级政府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续贯彻“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树立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推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建设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世界一流军队。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载体,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构建与欧美国家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经济改革发展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各级政府在今后一段时期,将继续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积极推动高端制造业工程,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进一步推动和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积极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投融资体制和金融风险监督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完善政府放管服改革,强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在政府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领域,全面探索和推进绩效管理。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聚焦重点国家和地区,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创新开放合作新模式、新机制,逐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发挥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强化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加大对外开放与国际交流,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增强我国在国际贸易和京津、金融规则制定等方面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提高参与和引导国际事务的能力,强化国际治理活动的参与和规则执行。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做好社会保障和民生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继续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加强社会就业、养老医疗和教育事业的投资。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及国家真正“强起来”的美好愿景。

  编辑: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