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惠携“四叶草”法治团队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专属“法治副校长团队”,联动未成年人检察、民事检察、科技犯罪检察、知识产权检察、公益诉讼检察五部门,首次开展融理念、融队伍、融机制的“融合式普法”。
“四叶草”法治团队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专属“法治副校长团队”
不同于传统法治教育中普法主体的单方向输出,“融合式普法”要求普法主体与受众双向法治理念和需求的匹配。活动前,为切实了解当前青少年法治理念和法治需求,“四叶草”团队多次赴人大附中分校实地走访座谈、调研普法需求,积极听取师生代表意见,主动回应学校、家长、学生的法治需求。从犯罪预防、网络安全、自护教育到国家立法程序、国家机关设置等,学校师生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向检察机关提出普法建议,为法治教育指明方向;法治团队立足检察职能,从实务出发,梳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重点领域,将普法内容多元化、系统化,为学校提供精准化、“菜单式”普法服务。
“四叶草”法治团队走进人大附中分校
活动中,“四叶草”法治团队走进人大附中分校,以《法律守护青春梦想 检察护航网络安全》为主题,刘惠和该院未成年人检察、民事检察、科技犯罪检察、知识产权检察、公益诉讼检察五部门的团队成员分别从未成年人相关法律、网络保护切入,给人大附中分校的初一年级全体师生讲述了青少年如何远离网络风险、提高网络素养。
后疫情时代,未成年网民数量不断增多,网络风险也随之而来。检察官讲述,曾有花样少年在无知、好奇的驱使下研究“黑客”技术,利用网络漏洞从而陷入网络陷阱的案例。网络虚拟环境下同样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商业秘密等。检察官通过案例和自编自导自演的微电影,向在场师生发出倡议:不制作、不传播、不使用盗版影视作品;共遵守、共捍卫、共监督网络版权秩序。
另外,公益课堂的检察官解读近期备受关注的“董存瑞、黄继光英雄烈士名誉权纠纷公益诉讼案”,并强调任何人都不得在网络上通过各种方式歪曲、诋毁、丑化和否定英雄烈士和精神,否则将会承担法律责任。
“融合式普法”以普法工作常态化推进,促“检校家社”四方保护融合;以法治教育动态化完善,促机制长效发展。“四叶草”团队“融合式普法”的首讲取得良好效果,同时作为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团队,也将继续深化检校共建机制,加强普法内容的系统化,以学校、家长、学生需求为导向,立足检察职能,构建融合检、校、家、社四位一体的法治教育机制;同时动态化更新和调整普法方式,以“组团”普法与个性化“定制”相融合,“走出去”和“请进来”相融合,打造更多样化的普法教育形式,不断提升普法穿透力和渗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