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E法黔行|当法治文化走上街头,润物于无声处
2025-02-27 15:08:00  来源:正义网

  正义网遵义2月26日电(记者何慧敏)2月25日,在遵义会议90周年之际,“网络普法看贵州·e法黔行”采访团走进遵义会议会址所在地,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街道纪念馆社区。社区里琳琅满目的普法形式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湘江河边的“法治敲敲乐乐器”。何慧敏摄

  沿街的电灯杆上定制有法治灯牌8块,展示我国古代法学家的著名法治格言;杨柳街两侧文化墙上记录着“红军买‘猪条’”“周恩来遵义反贪”等长征时期红色法治故事;湘江河边的“法治时光长廊”上,趣味横生的“法治谜语翻翻乐休闲座椅”和“法治敲敲乐乐器”,让市民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法律熏陶……

  法治文化长廊设有宪法宣传内容。何慧敏摄

  “老百姓在回家,赶集的路上了解这些法治故事,廉洁、诚实守信的法治理念从无声处浸润人心。”纪念馆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仙介绍,纪念馆是红色旅游的著名景点,每年游客络绎不绝。社区存在流动人口多、管理人员少的问题,为了更好维护社区秩序,提升居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在贵州省司法厅资助下,该社区在子尹路、杨柳街、湘江古道等地打造了法治文化阵地。同时,该社区于2023年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我们把休憩、音乐、猜谜等功能与普法教育融为一体,既增强了普法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又为群众提供了轻松愉快的休闲体验。”张仙说。

  社区工作站的“公共法律服务指南”。何慧敏摄

  走进社区工作站,满墙的“公共法律服务指南”映入眼帘。“我们设有社区法律顾问,会及时对居民的法律问题答疑解惑,把矛盾纠纷解决在社区。”张仙告诉记者,该社区建有网格5个,网格长7名,网格员24名,联户长88名,联铺长47名。社区网格员、联户长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其中解决了包括餐馆油烟排放、车辆乱停乱放、空调排水、会址周边治安等问题。2024年以来,社区网格员、联户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33件,成功化解133件,化解率100%。

  同时,该社区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制度开展“网格普法”,定期向社区居民群众开展宪法、民法典、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普法宣传。2024年以来,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2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800余册(份)。

  编辑:洪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