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四川第一地区检察院:网格化一体履职高质效办理涉铁公益诉讼案件
2025-07-23 15:14:00  来源:正义网

探寻铁路安全隐患治理最优解

四川第一地区检察院:网格化一体履职高质效办理涉铁公益诉讼案件

“管道布线、埋深全部符合安全标准,对铁路行车安全不再有负面影响。”7月15日,四川省第一地区检察院会同铁路企业,对兰渝铁路沿线曾存在重大隐患的燃气管道整改点开展安全回访时,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遂宁工务段相关负责人现场表示。

2024年7月,遂宁工务段向该院移送一条铁路安全隐患线索:某市多处天然气管线违规下穿铁路,一旦气体泄漏,极易引发爆炸,严重危及周边居民及铁路运行安全。

该院立即行动,承办检察官顶着烈日炙烤,多次前往铁路兰渝、达成线,摸排40余处可能存在隐患的燃气管线,最终确认同类隐患13处,其中最早一处形成于2014年。

“如果简单拆除,附近居民将无气可用。但彻底整改费用过高,涉案企业无力承担。”承办检察官一语道破症结所在。如何在保障民生与消除隐患间寻求最优解?

2024年8月至9月,该院依法向4个涉案区(县)住建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随后,牵头组织住建部门、铁路工务段、燃气企业,现场召开联席会议,共商整改方案。经研究,各方达成一致意见:为避免因管道裸露或埋深不足、在外力作用下引发燃气泄漏风险,在保障居民用气前提下,采取增加埋深、优化路径等方式,以较低成本对13处隐患进行整改。同时,推动建立燃气企业与铁路部门信息通报协作机制,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长效监督目标。

同年10月30日,经过3个多月努力,在16次现场排查、4次有效磋商、4份检察建议的推动下,13处隐患全部整改到位,困扰铁路企业10年的安全隐患消除了。

取得如此成效是机制优化与标准提升齐发力的结果。2024年,该院制定《涉铁检察公益诉讼网格化一体履职工作办法》(下称《工作办法》),将全省铁路线路划分为8个网格,建立由正副检察长任组长的4个办案组,分别与网格内各铁路站段、地方检察机关建立常态化线索移送、信息通报、协作配合机制,构建起覆盖全省、联动高效的公益诉讼保护网络。

去年国庆前夕的一次紧急事件,是一体履职机制发挥作用的另一鲜活例证。2024年9月28日,该院接到某铁路企业来电称:“某地距铁路仅25米的一处民房顶楼垮塌,搭建的彩钢棚损毁,随时可能被吹飞,严重危及行车安全。”

此前,该企业多次与当地行政部门、村民协调未果,只能派员在隐患现场待命,准备应对突发情况。电话中,铁路企业相关负责人李某语气焦急:“天气预报显示,这个区域未来两天有大风降雨,彩钢棚一旦被卷上铁路线,将导致设备设施受损、列车紧急停运。”

闻讯后,该院当即启动公益诉讼立案程序,并按照《工作办法》,与隐患所在地南充市高坪区检察院联动处置。在当地检察院的配合推动下,高坪区行政综合执法局、属地街道办迅速响应,提出对垮塌民房进行紧急加固的方案。

“加固只是权宜之计,无法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必须立即拆除垮塌彩钢棚并搬离现场。”翌日上午,该院办案组赶赴该隐患点,召集铁路企业、地方行政部门召开磋商会,迅速厘清各方权责,确定整改方案。当日下午6时40分,彩钢棚就被拆除完毕并搬离至安全区域。

“从报送线索到隐患消除,仅用25小时,处置效率令人惊叹。”看着整改后的现场,李某连连感慨,“在国庆假期前成功‘排险’,踏实了!”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公益诉讼检察作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手段,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该院检察长周宏强介绍,今年7月5日,是跨行政区划检察改革实施一周年,作为四川省办理涉铁案件唯一的基层检察院,该院共办理涉铁公益诉讼案件22件,数量已超历年总和,目前整改隐患74处,检察建议整改率达100%。

  编辑:洪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