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教育培训针对性。该院根据不同业务部门、不同岗位的实际要求,深入研究,科学论证,制定符合不同业务部门要求的训练标准。公诉、侦监部门注重锤炼实务能力,把法律文书的规范化制作、庭审预案的综合报告制作、模拟庭审的对抗辩论和案件定性分析培训作为教育培训的重点,通过举办公诉观摩庭、案件研讨会,推行青年干警交叉办案,有效提升干警岗位技能和业务素质。反贪、反渎部门注重提高线索梳理评估能力,结合查办的案件开展案例分析例会、认真组织分析研究查案工作情况,总结突破案件的经验,强化线索统一管理,不断提高干警的基本素能,打牢反贪、反渎查案工作基础。技术部门注重加强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开展电脑输入竞赛、网站操作等电子检务应用等技能培训,以检察局域网络为平台,为干警查阅资料及学习提供便利,充分利用在线学习考试系统,按照上级院要求采取一季度一考核的形式,强化检察人员岗位知识的深入学习掌握效果。政工、办公室等综合部门鼓励和支持干警撰写征文、信息宣传调研稿件,增强大家的动手能力,使干警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文字表达能力,提高文字材料水平。
二、提升教育培训实效性。该院在内容设置上分层次,力争使教育培训更具实效。一是“菜单式”自选培训。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干警需求,分类列出“菜单”,明确授课内容、授课教师和授课时间,让干警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看菜吃饭”,各取所需,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干警系统学习和掌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重点学习法学新理论、新知识,学习法学前沿理论成果。二是互动式双向培训。改变传统的单项灌输模式,引导干警主动参与,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使培训成为以教代学、以学促思、教学相长的过程。在互动式教学中我们采取多种形式,有的是在培训前确定研讨题目发给干警,要求提前做好准备,避免盲目研讨;有的是在课堂上干警针对老师授课提出问题,教师当场作答;有的是让干警登上讲台,介绍自己在办案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及研究成果,展开讨论,达成共识。三是案例讨论式实务培训。培训中,通过收集干警在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典型、疑难案例,采取书面或视频播放的形式,组织干警进行讨论,围绕办案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促使办案人员将“知”转化为“智”,通过组织各业务科室干警认真学习上级院印制的法律文书样本,建立各业务部门文书规范性审核和审批程序,开展精品文书、精品检察建议比赛活动,提高法律文书制作技能,规范办案程序,提高办案质量。
三、提升教育培训长效性。该院将教育培训成绩与评先、晋职、奖励等挂钩,经过公开训练考核,成绩在优等以上,同等条件下优先奖励;建立干警教育培训档案,对培训成绩突出的优先提拔使用。在培训中采取轮训轮值的方式,边练兵边办案,以练兵促办案,以办案带练兵,做到培训、工作两不误。建立考核达标上岗制度,根据干警考试考核成绩,按优秀、达标、不合格评定等次,考试考核达标者才能上岗。